精密鑄造鑄件的凝固補縮方式與內澆道的位置有很大關系,精密鑄造專業廠家一般要求內澆道的開設位置,應符合鑄件的凝固補縮方式。鑄件內澆道開設位置的原則:要求同時凝固的精密鑄件,內澆道應開設在鑄件薄壁處,并且要數量多,分散布置,使金屬液快速均勻地充滿型腔,避免內澆道附近的砂型局部過熱。
要求定向凝固的精密鑄件,內澆道應開設在鑄件厚壁處。如果設有補縮冒口,將冒口設在鑄件與內澆道之間,使金屬液經冒口引入型腔,以提高冒口的補縮效果,如球墨鑄鐵曲軸、齒輪以及鑄鋼齒輪等。有時為避免鑄件因溫差過大產生較大的收縮應力,內澆道也可開設在鑄件次壁厚處。
對于結構復雜的精密鑄件,往往采用定向凝固與同時凝固相結合的所謂“較弱定向凝固”原則安排內澆道位置開設,即對每一個補縮區按定向凝固的要求設置內澆道,而對整個鑄件則按同時凝固的要求采用多個內澆道分散沖型,這樣設置即可使鑄件個厚大部位得到充分補縮,而不產生縮孔及縮松,而又可將應力和變形減小。
當精密鑄件壁厚相差懸殊,而又必須從薄壁處開始內澆道引入金屬液時,則應注意同時使用冷鐵加快厚壁處的凝固及加大冒口,澆注時還應該采取點冒口等工藝措施,以保證厚壁處的補縮。
開設內澆道位置時不能只考慮鑄件的凝固補縮方式,而且還應考慮和注意內澆道不要開設在鑄件質量要求高的部位,因內澆道附近晶粒粗大,也不要開設在非加工面上,以避免影響鑄件外觀質量。對有耐壓要求的管類鑄件,內澆道常開設在法蘭處,以防止管壁處產生縮松。
內澆道不要正沖著砂型和砂芯,或其他薄弱的突出部分,以防沖砂。對旋轉體鑄件,內澆道要切向引入,并力求方向一致,使雜質集中并排入冒口或相應的工藝凸臺中。內澆道不要開設在靠近冷鐵或芯撐處,以避免降低冷鐵的作用或造成芯撐過早熔化。內澆道應使金屬液沿型壁注入,不要使金屬液長時間降落在型壁表面上使砂型局部過熱。
內澆道開設應有利于沖型平穩、排氣和除渣,從各個內澆道進入型腔的金屬液流向應力求一致,避免因流向混亂而不利于渣、氣的排出。對收縮傾向大的合金,如鑄鋼件,內澆道的設置應不妨礙鑄件的收縮,避免鑄件產生較大應力或因收縮受阻而開裂。內澆道應盡量開設在分型面上,便于造型操作。